CNAS认证
CMA检测机构资质
CATL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
高新技术企业
中安新闻 行业动态
【干货】关于DBS51/003-2016废止后有关问题的答疑
2020-02-13 22:14:00

【干货】关于DBS51/003-2016废止后有关问题的答疑


问1:
DBS51/003-2016 到底有没有废止?何时废止的?




四川省卫健委于2020年01月21日发布了关于废止DBS51/003-2016的公告,公告明确废止了(DBS51/003-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半固态复合调味料》,废止日期为2019年12月21日

详细如下:





问2:原来印刷的以DBS51/003-2016为执行标准的标签包材还能用吗?不能用的话有没有办法能挽回损失?



答:分两种情况:①生产日期为2019年12月21日之前的产品依然可以使用;②生产日期为2019年12月21日及之后的产品,就不能再用了。

但可以通过加贴或补印的方式对标签上的执行标准进行修改,修改为现行有效的产品标准后就可以继续使用,这样的修改成本低、还可避免原有印刷包材的浪费。目前食品标签标示的法规和标准允许对除“生产日期”以外的其他信息以加贴、补印等方式行修改。






问3:原来以DBS51/003-2016为检验依据的送检报告是否还适用?如果不适用只能重新送检吗?有没有其他处理办法?



答:分两种情况:①生产日期为2019年12月21日之前的产品,原报告仍然适用;②生产日期为2019年12月21日及之后的产品,原报告就不适用了。

处理办法:可以考虑重新送检,依据新国标或其他现行有效标准进行送检;也可以进行报告修改、更换报告的检验依据,将检验依据更换为(GB 31644-2018)或其他适用的、现行有效的标准(如企标)。但需注意,修改报告更换检验依据须满足前提条件:要更换的新标准中相应指标的检测方法与原报告一致,否则不能修改




问4:以GB 31644-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合调味料》为检验依据,如何确定报告的检验项目?


GB 31644-2018只明确了感官要求,而对污染物、微生物和食品添加剂的限量仅明示了索引要求,分别索引到了GB2762、GB29921、GB2760三个基础标准规定。可是,基础标准中的指标项目总量过千,如何选择检验项目也成了一个难题。其实,可以参考各企业所在省、市、自治区的《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中半固态调味料的发证检验项目进行项目选择,各省略有不同,四川省《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的详细项目如下:


半固态调味料(含油型)质量检验项目表

序号检验项目发证监督出厂备注
1感官
2净含量
3水分(干燥失重)
4酸价
5过氧化值除芝麻酱
6食用盐(氯化物)除花生酱、芝麻酱
7脂肪限花生酱、芝麻酱
8细度限花生酱、芝麻酱
9蛋白质*限花生酱
10灰分*限花生酱
11亚硝酸盐*限添加腌腊制品和酱腌制品
12总砷*
13*
14黄曲霉毒素B1*限花生酱、油辣椒
15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山梨酸)*按需要
16菌落总数即食类
17大肠菌群即食类
18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即食类
19标签


半固态调味料(非油型)质量检验项目表

序号检验项目发证监督出厂备注
1感官
2净含量
3干燥失重(水分)
4食用盐(氯化物)
5氨基酸态氮(或谷氨酸钠)
6亚硝酸盐*限添加腌腊制品和酱腌制品
7总砷*
8*
9食品添加剂(苯甲酸、山梨酸)*按需要
10菌落总数即食类
11大肠菌群即食类
12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即食类
13标签




问5:以GB 31644-2018为检验依据,水分、酸价、过氧化值、氯化物、氨基酸态氮、志贺氏菌等项目没法作判定,想要判定该怎么做?


对于国标GB31644-2018没作要求的指标,使用GB 31644-2018为检验依据自然是无法进行判定的。想要进行判定,企业可以制作质量要求规范文件,明确指标的限值和检测方法,如:制作有法律效力的企业标准,直接以企标为检验依据进行检验;或者制作企业内控的质量验收规程,规定想要判定的验收指标、并明确限值和检测方法,也可以用于检测报告中相应指标的单项判定。


PS:

产品标准一旦作废,那么自其作废之日起,就不能再依据该标准进行产品生产了,也就是说:生产日期在标准作废日期之前的产品还可以执行该标准,并继续售卖至保质期结束;但生产日期在标准作废日期之后的产品就不能再执行该标准了。



以上是针对DBS51/003-2016废止有关问题的解答

看到这里

如果还是懵圈状态

欢迎致电咨询

中安检测竭诚为您服务!

<

【最新发布】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质量状况公告

【解读】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

>

服务领域

972677221

028-87896611

028-87896622

在线咨询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