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认证
CMA检测机构资质
CATL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
高新技术企业
中安新闻 行业动态
大红枣自己造了防腐剂?
2021-11-09 13:46:54

大红枣自己造了防腐剂?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实际生产中超标、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及使用违禁添加物的情况时常发生,严重影响着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然而在日常监测中,常发现某些食品中的添加剂物质并不是人为添加的,而是其自身含有的内源性物质,或是在食品加工生产中形成的,如苯甲酸、二氧化硫和甲醛等,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以上物质产生,目前暂无法通过检测手段进行区分。


  因此,充分关注和重视对食品中天然产生的内源性化合物的本底值的认知,了解食品中天然产生内源性化合物的本底水平,可帮助实现对食品中添加剂的综合性、科学性判断。


  基于以上背景,我司决定针对食品中苯甲酸含量分布展开一个小探究,检测一下常见产品中苯甲酸的内源性含量。


  苯甲酸:苯甲酸及其盐类是广谱抗微生物试剂,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也用于制药物、染料等,按照国家规定的品种范围和使用量进行添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时,都是允许的,也是安全的。但苯甲酸钠在被人体过多摄入的情况下,会对肝脏、肾功能等器官产生影响,特别是对心脏、肝、肾功能弱的人群可能还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惊厥和气喘等病症。


  实验方案:


  我们在附近商超和市场采购了酱油、酸奶(风味发酵乳)、红枣各5款作为实验产品,采购的产品基本覆盖市面常见品牌,以上产品均为预包装产品且外标签的配料表中均不含有目标检测物。

  

  检测结果:


  我实验室利用上述产品进行了相关实验,每类产品选取5个样品得到15组数据,检测结果如下表:



  上表结果显示:


  红枣: 所有样本均检出苯甲酸,检测范围为0.015~0.1088g/kg;


  酸奶:部分样本检出,检出值在检出限附近,范围为0~0.01g/kg;


  酱油:均未检出苯甲酸。


  据《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酱油的苯甲酸使用限量值为1.0g/kg,风味发酵乳和红枣不得使用苯甲酸。因此,本次实验的酸奶和酱油既符合标签明示要求,也基本符合GB 2760要求。可红枣的配料表中也没有标示苯甲酸或苯甲酸钠,GB 2760也规定不得使用,那检出了苯甲酸,是不是就能直接说明是商家违法添加了苯甲酸呢?


  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成熟的浆果(如李、红梅、肉桂、青梅等)中约含0.05% 的苯甲酸,在被真菌感染后的苹果中也检出了苯甲酸。此外,土豆、黄豆、谷物、坚果、蜂蜜、牛奶、酸奶、枣等食品中均有苯甲酸检出。研究人员对还新疆红枣中天然苯甲酸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红枣中天然苯甲酸含量与品种和成熟度有关,在95% 置信水平下骏枣中苯甲酸含量处于74 ~ 95mg/kg(我司实验室检测结果基本在此区间范围内)。


  那么红枣中为什么含有苯甲酸呢?


  相关研究表明,食品中苯甲酸产生主要有三种途径:(1)由苯甲醛直接氧化成苯甲酸;(2)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苯丙氨酸的代谢降解生成苯甲酸;(3)马尿酸在乳酸菌作用下水解生成苯甲酸。2000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简明国际化学品评估文件26”(Concise InternationalChemica Assessment Documents 26)中对苯甲酸和苯甲酸钠进行了风险评估,文中指出:“自然界中许多动植物本身存在苯甲酸,因此可以认为苯甲酸是食品中的一种天然成分”。


  因此,对于检测机构而言,当在红枣产品中检出了苯甲酸时,我们不能直接盲目判定其不合格,而需要根据其本底含量等情况综合考虑。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们在市面购买产品时,尽量在商超等大型场所挑选,并多关注标签说明,有利于购买到安全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龚德力.食品中内源性化学污染物的本底值研究初探[J].现代食品,2018(18):67-69+72.

  [2]朱雨田,彭建飞,陈仕煜,陈晓燕,郑燕燕.食品中内源性化学污染物的本底值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08):149-153.

  [3]崔明,王欣婷,孙婷,高冬.苯甲酸与山梨酸的危害及检测方法[J].品牌与标准化,2015(09):51-53.


  如果您有食品检测需求,


  欢迎咨询028-87896611


  或联系各业务代表。


<

守护舌尖安全 警惕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坑”

食品法规动态10.29~11.04

>

服务领域

972677221

028-87896611

028-87896622

在线咨询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技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