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热点!生猪注药黑幕曝光,餐桌安全如何守护?
事件背景与行业痛点
近期,河北邯郸某生猪转运站被曝光存在非法增重牟利行为:工人通过向活猪灌注污水、注射含"阿索本"(含阿托品等成分)及肾上腺素等违禁药物的方式提升活体重量。涉事生猪未经检疫流入屠宰环节,最终进入消费市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此类行为不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动物防疫法》等法规,更因动物痛苦引发的毒素积累、药物残留及疾病传播风险,对食品安全构成系统性威胁,亟需通过科学检测与全链条管控实现风险阻断。
非法添加行为风险解析
非法注水行为危害
动物健康风险:高压灌注污染水源(如未经处理的自来水或污水)导致生猪肠胃膨胀、组织损伤,轻则引发腹泻、呕吐,重则造成肝肾衰竭,加速腐败毒素(如组胺、内毒素)生成。
肉品安全风险:注水肉含水量超标,易滋生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且冷冻后冰晶破坏细胞结构,加速腐败变质。
违禁药物添加危害及法规要求
阿托品:属于抗胆碱类药物,M受体阻断剂。主要作用为解除平滑肌痉挛,改善微循环,同时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搏加快、瞳孔散大、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解除呼吸抑制。屠宰环节非法使用,可使动物保水增重。消费者如过量摄入含有阿托品的食品可能导致口干、心率失常,孕妇及儿童可能存在休克风险。
肾上腺素:是一种由肾上腺释放的激素和神经传送体,属于α-受体激动剂,对β-受体也有很强的兴奋作用。主要用于心脏骤停的急救,缓解严重过敏性疾患的症状,亦常与局部麻醉药配伍,以延长局部麻醉持续时间。屠宰环节非法使用可短暂提升动物体重。消费者过量摄入可能引发高血压、心悸等急性中毒症状。
氯丙嗪:属于镇静剂类药物,中枢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抑制作用,能使体温显著降低。亦可阻断外周α受体,直接扩张血管,解除小动脉和小静脉痉挛,改善微循环,具有抗休克作用。养殖屠宰环节非法使用会使动物嗜睡少动以达到催肥促生长的作用。消费者长期食用含有氯丙嗪的食品,会使其在人体内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氯丙嗪为允许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药物。
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毒素、抗休克作用。养殖环节非法使用可掩盖病畜体征。如消费者过量食用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等危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地塞米松在牛肉、猪肉、马肉中最大残留限量为1.0 μg/kg,倍他米松在牛肉、猪肉中最大残留限量为0.75 μg/kg。
法律追责与合规要求
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第一百四十四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行政责任:非法注水、使用禁药行为可处货值金额15-30倍罚款,吊销许可证。
刑事责任
销售金额≥5万元: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追究,最高可判无期徒刑。
涉及瘦肉精等禁止使用药物:定性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直接责任人员最高可处死刑。
法规标准
生猪屠宰符合国务院令第742号《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兽药残留限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41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1-2022
药物使用符合《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250号及《中国兽药典》2020年版的要求
服务方案
针对屠宰前非法添加乱象,梅里埃营养科学(中国)依托ISO 17025认证实验室及LC-MS/MS、HPLC等高灵敏度设备,为养殖企业、屠宰加工厂及监管部门提供精准检测服务,覆盖全链条风险管控。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求,请随时联系您的专属业务伙伴,或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028-87896611进行咨询和送检安排。
来源:梅里埃检测
注:以上图文内容来源于梅里埃检测,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Sichuan Safety Testing Center Co .,LTD. 四川省中安检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7687号
服务领域